本视频主要介绍4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临床特点,以及重点病例的诊疗过程以及体会。
一、病例1~3资料
病例1,李某,男、56岁,主因"间断性上腹部疼痛3 d"于2021年9月就诊于运城惠仁医院。糖尿病史4年,嗜好饮酒10年。患者身高160 cm,体重67 kg,体重指数(body mass index,BMI):26.10 kg/m2。病毒标志物、自身变异性肝病抗体、同蓝蛋白等指标均为阴性。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:肝实质光点增粗,胆囊大、胆囊结石、腔内胆汁淤积、肝内小胆管轻度扩张,门静脉主干1.2 cm,脾厚4.0 cm。
术中探查:肝脏表面粗糙、质硬、弥漫性结节样改变,结节直径3~7 mm。胆囊大小约为10 cm × 5 cm × 5 cm,胆囊张力大、囊壁水肿局部坏疽,胆囊与周围网膜黏连,胆囊周围及肝肾隐窝可见黄绿色腹腔积液。行胆囊切除,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,并与肝左叶前缘取1 cm楔形肝组织送检。
病例2,苗某,女、23岁。主因"肝功能指标反复异常9个月"于2021年7月就诊于本院。既往实验室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(alanine transaminase,ALT):121~277 U/L,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(aspartate transaminase,AST):69~220 U/L,无饮酒史。身高163 cm,体重72 kg,BMI:27 kg/m2。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肝光点密集,考虑脂肪肝。
病例3,姬某,女、27岁。于2019年10月就诊。病史8年前:ALT:300 U/L,6年前于本院检测肝功能指标:ALT:271 U/L,AST:163 U/L。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均阴性。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阴性,免疫球蛋白(IgA、IgG、IgM)阴性。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肝实质光点密集,胆囊小结石。肝组织病理显示:门脉支管壁增厚,轻度或中度混合性炎细胞侵润,汇管区周围带细胞管反应增生,伴界面炎及汇管区周围纤维化,不规则分隔肝实质,部分肝细胞呈大泡性脂变,其间有肝细胞呈气球样变,偶见Mallory小体形成。病理诊断为中度脂肪性肝炎,肝纤维化S2~S3。
二、病例4资料和诊疗经过
患者韩某,男性、48岁。主因"慢性乙型肝炎,脂肪肝20年,肝区不适10 d"于2020年9月18日至本院就诊。
现病史:患者20年前肝功能指标异常:ALT:128 U/L,AST:151 U/L。γ-谷氨酰转肽酶(γ-glutamy transpeptidase,GGT):95 U/L;HBsAg(+)、抗-HBs(-)、HBeAg(-)、抗-HBe(-)、抗-HBc(+)、HBV DNA:3.5 × 105 IU/ml。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:脂肪肝。
诊疗经过:口服拉米夫定,注射重组α-2a干扰素300万单位,隔日1次,皮下注射6个月。于2007年4月因肝功能指标异常:ALT:197 U/L,AST:66 U/L,GGT:65 U/L,Glu:7.84 mmol/L,餐后2 h血糖:10.32 mmol/L,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,服用至2011年6月。2015年至2019年于本院复查肝功能指标正常,HBsAg(+)、抗-HBc(+);HBV DNA < 1.0 × 102 IU/ml;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仍提示脂肪肝。该病例于2020年9月复查高敏感HBV DNA:3.52 × 102 IU/ml,给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180 μg/支,1支/周,治疗至今。
既往史:2型糖尿病史18年,现口服西格列汀二甲双胍1片/次、2次/d,血糖控制尚可;否认高血压、心脏病病史,否认其他传染病病史、外伤史、食物中毒史和药物过敏史。个人史:未到过疫区,无不良嗜好,无冶游史。家族史:父母亲均有高血压。
治疗:改变生活方式,2020年9月18日本院给予利沃素口服,服用6个月,体重由78 kg下降至70 kg,复查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:左肾多发结石,左肾囊肿,脂肪肝消失。
体会:目前尚无针对脂肪肝的特效药物,常规的保肝护肝难以改善肝脏脂肪堆积,利沃素从基因角度纠正代谢紊乱干预脂肪肝,能获得较好的应答。该患者正是在饮食、运动干预同时加用利沃素,在近6个月内其脂肪肝得以基本纠正,取得了较好的治疗应答。